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和广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广州互动传媒有限公司与广电传媒新媒体产业学院承办,腾讯大粤网、广东金广国际教育集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电影技术学院、全国职业教育新媒体专业联盟、全国传媒职业技术教育联盟协办,自2019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两届。
图1: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晚会在蓓蕾剧院举行
图2: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晚会在蓓蕾剧院举行
两届大赛开办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全国高校和各大媒体平台包括广州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优酷视频、爱奇艺、土豆视频、搜狐视频、PPTV、乐视、腾讯视频、抖音、快手、一直播等众多媒体的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话题搜索量达几十万次。
图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省教育厅官方报道
两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投稿作品近600部,作品范围除全国各省市地区外,还有来自泰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地区的作品,作品内容丰富多元,百花齐放,涵盖学生组、公开组等短视频、微电影、微纪录片三个类别。这些作品历经专业评委初评、复评、终评等严格评审,最后遴选出各视频类金、银、铜奖、最佳创意奖、最佳编剧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女主角、最受网络欢迎短视频奖、优秀指导老师等多个奖项。
图4:众多海内外知名院校积极参与
图5: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颁奖现场
大赛围绕“青年眼·发现身边之美”、“城市印象”等主题,面向全球全社会征集各类影像作品,旨在挖掘影像背后有趣有味的故事、挖掘城市的风貌和文化内涵,进而促进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为社会及影视传媒行业输送具有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推进国际影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以城市影像大赛为平台开展五个方面合作,成果如下:
一是将影像大赛参赛作品制作全面融入视频制作类课程教学。围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根据改大赛真实项目特点,属于无法在单门课程中消化的大型项目,将其拆分至多门课程,课程间交互融合,混合式植入,共同完成策划任务。如大赛影视作品脚本撰写及分镜头植入低年级《创意写作》课程,短视频类参赛作品拍摄植入低年级《数字摄像技术》课程,大赛PPT策划案及招商PPT方案植入高年级《软文写作》课程,微电影与纪录片参赛作品拍摄植入高年级《媒体节目制作》课程。纵向由浅及深的梯形教学模式训练了三线中“文案类”和“视频类”模块教学,同时横向融通分解至各年级学生对应的课程中,如低年级学生完成脚本撰写及分镜的同时,可通过分部门、分岗位组建项目工作团队进入拍摄阶段直至完成视频作业参赛;高年级学生基于对项目的充分了解,参与项目调研、策划、执行、管理和效果测评从而完成大赛PPT策划案及招商PPT方案,同时可组建项目工作团队进入拍摄阶段直至完成难度高的视频作业并参赛。在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学习各类知识与技能,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二是依托E.WORKER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全程执行影像大赛的筹备和举办工作,为培育“一专多能”优秀学生提供专业成长机会。
图6:E.WORKER创新创业学生团队在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中的工作分工
获奖等级 | 大赛名称 | 作品名 | 项目组别 | 团队成员 |
微纪录片银奖 | 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粤之声》 | 学生组 | 杜润华、吴诗婷、姚静柔、张展文、郑李乐、李春颖、梁高悦 |
短视频铜奖 | 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文艺青年遇见北京路》 | 学生组 | 黄伟强 |
最佳女主角奖 | 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新青年.在广州》(E.WORKER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拍摄) | 廖晓雪 | |
短视频金奖 | 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坚持所想,爱你所爱》(E.WORKER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拍摄) | 学生组 | 冼滨、曾洁、潘杰龙 、何子莹、张志裔、罗鑫(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19级中马国际班学生) |
短视频银奖 | 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不期而遇的温暖》(E.WORKER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拍摄) | 学生组 | 孙晓婷、邬羿淇、潘嘉俊、吴海跃、温列恩、陈璇 |
短视频铜奖 | 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你好,云南》(E.WORKER创新创业学生团队拍摄) | 学生组 | 朱梓晓、范善友 |
电影短片铜奖 | 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邮递》 | 学生组 | 陈雄胜、孙晓婷、孔鸣霞、石水萍、李锶漫、陈雁冰、刘若妮、招阳、朱旭烽 |
首届优秀指导老师奖4个 | 首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指导入围作品多个 | 学生 | 李华、吕米佳、陆翰恩(广电传媒集团)、谭春鸿(广电传媒集团) |
优秀指导老师奖6个 | 第二届广州(国际)城市影像大赛 | 《古韵广州》《坚持所想、爱你所爱》、《你好,云南》《何为青春》《人间与地狱》等 | 李华、吕米佳、刘彦武、陈宇哲、陆翰恩(广电传媒集团)、谭春鸿(广电传媒集团) |
三是共同推进兼职导师指导学生制作参赛作品。广州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安排兼职教师拍摄指导,提供物料支持。其中18级《媒体节目制作》课程由广电传媒集团安排陆翰恩导演授课,陆导指导效果良好,据统计两届比赛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共获大奖近20个;入围奖及提名奖合计达30多个。
图7:学生及教师部分获奖证书
四是通过全程参与赛会举办,拓展专任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经验。李华老师作为两届大赛组委会成员,跟进大赛全过程,通过全过程跟进组织策划熟悉赛事全流程运作,能够精准对接大赛需求,分解大赛项目,融入各年级课程消化完成。李华老师也凭借大赛平台的办赛声誉及指导学生获奖业绩担任广州市电影家协会理事、广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省电影局剧本评审专家组委员。不少国际大型影视类赛事聘请李华老师担任赛事顾问或专家评委。
图8:李华担任第九届羊城印象·广州国际微电影大赛艺术顾问
五是为广电传媒集团以及各大企业优先输送优秀毕业生。通过大赛与课程课赛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三线能力得以提升,能胜任行业知名媒体单位的新媒体岗位需求,学生到主流知名媒体就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学生工作室成员占比80%以上。
图9:腾讯大粤网对优秀毕业生的杰出表现出具工作证明
图10: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部门对入职学生的优秀表现出具工作证明